_IGP7553.JPG

日本。九州。門司港。手指著南方的香蕉人。  

香蕉來自南方熱帶島國,

多數香蕉漂洋過海自這裡登陸日本島,

再經由鐵路網分送到全日本島上。

 

早年低溫倉儲設備貧乏,鮮食水果海運進出口難度高,

香蕉為果實自然後熟作物,

果實後熟時會產生大量乙烯氣體,誘發果實加速後熟反應。

香蕉自採收後,出口時需經千里迢迢的陸運+海運,

運送過程中碰傷與撞爛的果實會造成連鎖反應,

加速整艘貨船的香蕉後熟爛掉。

在避免造成重大損害之前,大多數香蕉會選擇產地與進口地最近之港口上岸,

上岸時就地分裝,若有損壞則以NG品賤價出售,

因此造就門司港的香蕉人傳奇。

 

1903年,臺灣香蕉船漂泊東太平洋的大航海時代,

船上滿載來自臺中州產的芭奈奈,風光一時。

_IGP8059.JPG

臺中車站曾是臺中芭奈奈集貨地,

日本時代,「臺中蕉」 曾是臺灣首發打響東亞的水果品牌,

百年後,「臺中蕉」 仍在傳統市場或量販超商四處可見,

其生產地以臺灣島中南部為最大盛產區。

 

[串起臺中山線農業的輕軌輸送帶]

日人接收臺灣後,在這塊土地上冒險,

這是臺灣第一次擁有正式文史資料記載的時刻。

因應工業日本,農業台灣政策,

日人積極在臺灣廣佈私人鐵路與輕軌台車路線,

綿密網絡與官設的縱貫線串連形成一氣通的輸送帶。

IMG_1135.jpg

臺中站為臺中州農特產品匯集地,

參考日人繪製的官鐵、私鐵、輕軌路線圖,

ㄈ字型為官鐵與私鐵轉連路網,由東北方的東勢至東南方的外車埕。

東南方以私人鐵路串連草屯、南投、名間至二水,

可稱為一條 臺中州內陸縱貫線。

再加上橫向發展的手押台車,分別自頭汴坑、國姓、龍眼林、集集等地而來,

更有往西部沿海區域延伸的小海線,

堪稱臺中州鐵道運輸最興盛的年代,

那時,臺中州的農特產品產量為日本全國第二高 (第一名是九州的熊本縣)。

 

日人喜好果物,夏季西瓜、冬季蜜柑與草莓仍無法滿足日人對水果的需求,

看上臺灣熱帶島嶼的氣候與在地香蕉品種特性,

便著手進行品種改良並鼓勵農民栽種,

更建立了半官半民的 臺灣青果株式會社,專門辦理香蕉出口日本的業務。

IMG_1143.jpg

分為臺中州、臺南州、高雄州三個組合,

從這分支圖也可以了解臺灣香蕉運往何處。

 

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調查選別出八個臺灣香蕉栽培品系,

以北蕉,果味甘、果型長,特別受到廣大民眾喜愛。

IMG_1140.jpg

而在來種和仙人蕉是臺灣早期栽培的在地品系,

現在臺灣還有這些品種可吃~

 

臺中蕉泛指臺中州所生產的香蕉,

為現今的臺中、彰化、南投縣等區域。

臺中芭奈奈.jpg

香蕉果實從自樹上摘採後,蕉農以扁擔或台車輸送到香蕉檢查所,

香蕉檢查所會有專門檢查鑑賞員,將香蕉依據果實大小、飽滿度分級選別,

再用竹簍包裝,以人力台車方式推往臺中車站。

 

IMG_1145.jpg

出版印刷尚未普遍的年代,

手稿記載著每個月的臺灣、日本、滿州配船往來紀錄,

以基隆港與高雄港為主,分為兩條主要航道,

基隆=神戶、名古屋、大連、福州、上海。

高雄=橫濱、大阪。

 

[後記]

2010年起,臺中車站高架化工程啟動,

臺中車站周邊進入了開業百年以來前所未有的空間改造。

有些故事還有軌跡可以覓尋,(如帝國糖廠遺址、臺中酒廠、新民街倉庫群等。)

但多數遺跡則是隨著新都市改正後消失殆盡 (如新庄里的香蕉市集與中南線鐵道)。

剩下的只能自己去尋寶吧~

 

資料採集:2015年開始,花了點時間窩在臺北帝國大學典藏庫裡挖出這些資料... 待之後會整理得更完整些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臺中 山線 香蕉 輕鐵
    全站熱搜

    Mr.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